人民网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池梦蕊)3月18日,由金宝街52号迁至珠市口东大街12号的东城区新政务服务大厅开厅运营,历时一年的建设搬迁工作正式完成。此次建设搬迁旨在统筹优化空间布局,在推动政务资源整合、深化“一门一窗一网一次”改革、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捷度的同时,释放优质楼宇资源,以优质空间集中带动企业、行业、产业集聚,持续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政务服务资源和金融等主导产业双聚集、双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共赢。
新政务服务大厅总面积约15000㎡,设置前台窗口100余个,后台工位600余个,进驻25个部门工作人员,日均人流量约2000人。一层主要承接市场准入和涉外服务业务,二层为人力社保业务专区,三层主要承接医保、固定资产投资和公共资源交易业务。
新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把“小而美、小而精”原则贯穿始终,立足政务服务改革发展长远,以集约、高效为原则谋划布局。
优化功能布局,推进“四厅六中心”融合,在保持原有业务规模基础上,总面积较进驻前压缩近一半,实现空间集约利用。科学系统谋划,在做实做优线下服务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全程网办、在线导办及自助办理,办理事项涉及43家单位,集成各部门网上办理事项约1300项,自助办理服务近600项,有效为线下窗口分担人流压力,压减线下窗口近三成,实现服务集约办理。坚持厉行节约,各部门牢固树立践行厉行节约理念,充分利旧、合理购新,在满足业务需求基础上,科学测算规划,深化综窗改革,信息化项目经费压减30%以上,实现经费集约管理。
新政务服务大厅在建设实施同时,同步部署“五大提升”行动,以新大厅启动为新起点,围绕利企便民核心,聚焦企业群众办事体验,以优质高效服务,打造“北京服务”的东城样板。
整体功能提升。新政务服务大厅将整合区政务服务大厅、医保大厅、人力社保大厅、交通支队大厅,并依托新大厅周边的税务大厅和出入境大厅,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区域化集中办理,进一步深化“一门一窗一网一次”改革。
数字服务提升。新政务服务大厅将按照统一咨询、统一预约、统一叫号、统一评价、统一平台、统一发布、统一运营、统一监管的“八统一”原则,依托区级一体化受理审批平台,实现评价数据实时、全量汇聚,业务运行及人员管理实时监管,运营数据实时可视化展示,推动“一码通办”、京津冀“跨省通办”和呼叫中心24小时智能应答等应用创新在大厅展示。
重点功能区域提升。围绕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与舒适度,在原有咨询服务区、窗口服务区、政务公开区、审批服务区等功能区的基础之上,整合市场准入准营服务专区、“两区”建设服务专区、智厅、24小时自助服务区、社保和医保自助服务区。同时设立迎商中心,区发改委、区投促中心、区政务服务局等多部门联动,通过对外展示、政策发布、党建活动、政企互动等方式,助力产业发展,打造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新高地。
服务效能提升。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全面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在全时服务、集成服务、场景服务、容缺服务、专属服务、物流服务的基础上,健全线上线下导办帮办体系,优化无障碍设施建设,提升涉外服务水平,为企业群众提供泛在可及、公平普惠的政务服务,推动实现“能办事、快办事、好办事、办成事”,让企业群众享受“零成本、零障碍、零距离”的办事体验,打造东城政务服务品牌,真正实现“小小窗口、满满服务”。
整体形象提升。突出党建引领,建设党建文化场景,展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奋斗一线、干事创业风采。突出区域文化,在装饰细节、微景观设计中增加中轴线、非遗等文化元素,展示东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突出绿色环保,采用光伏设备照明,践行绿色环保低碳理念。突出专业规范,提升工作人员整体形象,增强服务意识、服务规范培训,打造高品质“城市会客厅”。
下一步,东城区将以新政务服务大厅建成运营为载体,坚持改革引领、数据赋能双轮驱动,通过深化机构改革,推进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有机结合,努力实现“化学反应”,进一步释放数据红利,推进实现全区政务服务资源整合提升和政务服务管理水平提质增效,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发挥助推产业发展“第一窗口”优势,推动南北经济互促共进、均衡发展,打造“北京服务”的东城样板。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