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王会官网网页版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平顶山市工业结构优化

发布日期:2024-04-15 02:43:14     来源:球王会app下载 作者:球王会网页版

  为进一步加快工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根据国家、省有关文件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到2025年,全市工业结构更趋优化合理,高效、绿色、循环、低碳的制造业体系初步形成,实现“三升两降”目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高成长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以上,传统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下降到7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8%;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一)传统产业提质发展。聚焦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大力实施新技术嫁接、新模式提质、新链条重塑、新空间拓展、新品牌培育、新生态构建“六新”工程,推动传统产业通过高位嫁接形成“新制造”,焕发新活力,再造新优势。钢铁产业。支持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全省战略重组,加快装备大型化、生产绿色化改造,重点发展高品质特殊钢等先进钢铁材料,推动产业向先进金属材料转型。焦化产业。焦化产能严格控制在1330万吨以内,加大焦化企业节能减排改造力度,支持延链发展煤基精细化工产品、煤基化工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建设西部精细化工产业带。建材产业。支持骨干水泥企业利用市场化手段联合重组,主动压减竞争乏力的过剩产能,鼓励企业依托现有装置实施治污减排大型化改造,建设绿色建材基地。化工行业。高水平建设中国尼龙城,积极发展氯碱、聚碳酸酯等下游精深加工产业,推动煤化、盐化、尼龙化工“三化”融合发展,加快向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转型。石墨行业。加强优势品种技术攻关,推动产业向高端石墨、石墨烯、半导体材料等重点领域延伸。机械装备。巩固提升电气装备产业优势,积极引导机械装备企业向成套化、低碳化、智能化转变。(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

  (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坚持“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以技术突破、应用推广为着力点,引进行业标杆企业,培育壮大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储能等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制造业提速增效发展注入新动能。到2025年,新兴产业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形成2—3个百亿级现代产业链条。(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三)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坚持“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研究制定“未来产业引领”计划,以前沿新材料、智能机器人、新型储能等产业领域为重点,加快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形成“研发+产业+应用”全链条推进格局,力争在重大领域、细分领域换道抢滩领跑。(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一)实施链群培育行动。聚焦7大产业集群和12条重点产业链,完善“链长+专班”和“链主+协会+联盟”协同推进机制,健全运行调度、督查督导、考核评价等工作制度,落实“方案+图谱+清单”,在引项目、育“链主”、强产业上下功夫,加快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推动产业链群规模能级跃升。以集成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链主企业为主导,组建或完善具有引领力、整合力和支撑力的行业协会,构建产业链发展生态,深化产业链上下游适配性对接、左右岸协同式发展,推动产业从“单点引领”向“链式生态”转型。以争创行业领先水平为目标,组织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支持重点产业创建国家级、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坚持全市“一盘棋”,引导各县(市、区)找准在群链体系中的角色定位,推动融群入链、联动发展。到2025年,力争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争取挂牌命名2—3个省级以上先进制造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链长责任单位)

  (二)实施创新引领行动。以高水平建设白龟湖科创新城为契机,支持重点产业依托或新建国家和省重大创新平台,整合上下游创新资源,链接省内外科技力量,建设具有全球化视野的高能级创新载体,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应用、成果产业化”的创新全链条。依托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力争在尼龙新材料、金属新材料、碳新材料以及智能装备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抢占新技术嫁接先机,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创新型企业倍增工程,多措并举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促进专利实施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和新应用场景相关支持政策,持续扩大创新产品应用。到2025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突破1000家,“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达到150家,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研发活动全覆盖。(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

  (三)实施项目攻坚行动。以产业链图谱清单为导引,实行产业链“召集人+链长+链主”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四个拜访”,聚焦短板弱项,注重靶向精准招商,强化延链补链强链招商,重点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大项目。落实“三个一批”工作要求,坚持领导分包、调度观摩和“白名单”等机制,紧盯10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定期召开调度会议,密切部门联动,加强协调服务,市级层面综合平衡能耗、煤耗、环境容量、用地指标等要素资源,完善“政银企”对接长效机制,优先支持保障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加快实施一批对产业转型升级有深远影响的重大项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金融工作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

  (四)实施数字赋能行动。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以数字化转型为引领,推动重点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全链式改造提升。制定《平顶山市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开展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全覆盖活动,推动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梯次推进、提档进阶。持续深化工业数字化赋能,以生产装备数字化升级和信息系统综合集成为重点,培育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以及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开展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数字化转型分级评价,努力打造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力争每年新培育1—2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专精特新”企业对标行业智能制造领先水平,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集成应用创新,聚焦“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应用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建设一批智能应用场景,打造一批行业有影响的“数字领航”企业。到2025年,力争实现重点行业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智能应用场景全覆盖,创建智能工厂、智能车间4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科技局)

  (五)实施绿色发展行动。以化工、建材、钢铁、焦化等行业为重点,推广应用低碳原料替代、短流程制造、低品味余热余压利用等绿色关键技术,支持企业开展分布式光伏、绿色微电网、能量系统优化等节能低碳技术试点示范。持续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绿色化改造,实现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减量、提质、增效转型。开展中小企业公益性节能诊断,推动钢铁、水泥、焦化、化工等重点企业实施节能监察全覆盖,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能效对标达标行动。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控“两高”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持续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鼓励深度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废钢铁、废塑料、新能源废旧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以控制污染排放、降低能源消耗、优化厂容厂貌、推行资源综合利用等为抓手,持续加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到2025年累计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园区)3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六)实施政策助力行动。积极争取国家、省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统筹使用市本级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强化政策引导,优化支持方向,加大对未来产业、新兴产业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领域的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创新平台支持力度。鼓励各县(市、区)研究出台支持工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形成全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协同体系。(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


球王会官网网页版


上一篇:投资40亿元!2023年济南完成这些大事
下一篇:沈阳市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规划研讨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