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以大数据、零距离、趋透明、慧分享、便操作和惠众生为特征的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已达到空前的规模,日益改变着人们对于信息、知识的获取以及社会关系的认知方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形态。我国作为互联网应用发展的大国审时度势,率先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将互联网引入政务服务领域,将“互联网+”思维贯穿于政务服务改革创新的始终,将“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环节。这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行政效能最大化,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重大举措。
“一网通办”即“政务服务‘进一网、能通办’”,是当前上海乃至全国政务服务变革的重要抓手;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载体。
本书以法治为切入点,较为系统地对“一网通办”所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作了梳理,对“互联网+政务服务”与依法治理,政务流程的再造,公共数据的法律内涵、属性和保护路径,公共数据的采集、共享和隐私保护等作了研究。
在对国家以及各地关于“一网通办”主要规定作分析的基础上,本书立足上海实践,对如何开展地方立法,加强法治保障提出了设想。本书还收录了全球主要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情况以及“一网通办”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丁伟 上海市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委法律顾问,上海市立法研究所所长,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副会长。出版《中国国际私法协调发展研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外资立法发展研究》《与改革发展同频共振:上海地方立法走过三十八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法治创新的轨迹》等学术专著20余部,主编全国统编教材《冲突》《国际贸易法》《国际私法学》等多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第三届中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首届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等学术称号。
孙福庆 上海市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决策咨询研究工作,著有《应用经济学理论前沿》《上海产业发展》《上海开放发展中的率先突破和战略转型》等著作,发表相关决策咨询研究报告和论文100多篇。
王娟 上海市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二处处长、上海市立法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成员。
郑辉 上海市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一级调研员。兼任上海市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校外实务导师。发表多篇论文并负责编辑出版8部理论书籍和研究报告集。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以大数据、零距离、趋透明、慧分享、便操作和惠众生为特征的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已达到空前的规模,日益改变着人们对于信息、知识的获取以及社会关系的认知方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形态。我国作为互联网应用发展的大国审时度势,率先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将互联网引入政务服务领域,将“互联网+”思维贯穿于政务服务改革创新的始终,将“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环节。这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行政效能最大化,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重大举措。
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不辱使命,奋楫争先,于2018年全国“”期间率先提出了“一网通办”的改革。所谓“一网通办”,是指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通过规范网上办事标准、优化网上办事流程、搭建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总门户、整合政府服务数据资源、完善配套制度等措施,推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推动企业、群众办事线上只登录一次即可全网通办。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上海“一网通办”的改革,2018年、2019年习总两次来上海视察都对“一网通办”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两年多来,上海市各级政府部门坚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推进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切实承担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的重大职责。“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已成为上海推进政务服务和城市管理的重要载体,并不断实现新突破。根据2020年年初统计数据,上海建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数据平台一期,“一网通办”总门户接入事项达到2261个,线”年度任务超额完成,审批事项提交材料和办理时限分别平均减少52.9%和59.8%,全市通办事项和业务流程再造事项分别新增177个和105个。
“一网通办”的改革旨在通过从源头上落实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通过政府数据共享平台,促进跨部门、跨区域和跨行业的信息资源共享,减少寻租,实现有效监管。这项重大改革需要贯彻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的要求,加强法律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2018年,“一网通办”改革伊始,上海市会即决定将“一网通办”法治保障列为当年会大调研项目,并由上海市立法研究所协助开展调研。上海市立法研究所广泛听取政府、企业组织等方面意见,并邀请上海社科院、上海行政法治研究所共同开展研究,形成了课题总报告及两份分课题报告。2019年,上海市会第十四次会议专门听取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一网通办”政务服务转变政府职能情况的报告》。为了对上海“一网通办”的改革及时进行理论归纳和实践总结,并进一步推动上海“一网通办”的地方立法进程,在上海市会副主任莫负春的领导下,上海市立法研究所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网通办”法治问题的深化研究。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使得本书的完成具备了必要的理论积淀。
本书以问题为导向,以实现目标为方向,以上海的实践探索为切入点,从政务服务创新、法治保障需求、法律制度供给3个维度,对“一网通办”的法律规制问题进行全景式的描述,全书由四编组成。
“一网通办”作为一项政府自我、简政放权的重大改革,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推进的。本书第一编从中观层面归纳总结了“一网通办”与政务服务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发展阶段,提出了法治引领保障“一网通办”的理论命题,并勾勒了“一网通办”改革涉及的重要法治领域。第二编从微观层面阐述了“一网通办+政务服务”的依法治理、政务流程再造、公共数据的法律内涵、属性与保护路径、公共数据的采集、共享与隐私保护等法律问题。第三编则聚焦“一网通办”法治保障的体系建设,在全面梳理国家层面政务服务信息化现有法律资源及各地相关法治保障状况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上海市“一网通办”法治保障的状况、上海市会以法治引领“一网通办”改革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网通办”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应当兼收并蓄国际社会在电子政务领域的成功经验。本书第四编从比较法的角度对联合国电子政务评估体系、全球电子政务的发展情况、趋势与特点、《2018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的新发现以及丹麦、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美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与法治保障状况作了概要评析。本书的附录部分撷取了国家层面及上海市有关“一网通办”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上海“一网通办”的改革探索尚处于初创期,本书从法治保障层面率先对该项改革涉及的法律问题作了前瞻性、系统性研究。鉴于“一网通办”涉及政务服务领域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的改革,这一改革无法一蹴而就,相关的法治保障工作任重道远。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专家学者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为进一步增强“一网通办”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进一步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法治保障精准化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欢迎在2月1日前在下方留言给小新留言,说说这一年您对“一网通办”的感受。留言精彩或点赞最多的10位幸运读者将有机会获得这本新书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