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正在全球引领一次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性的数字化转型潮流,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正重构政府治理能力。
2024年1月,2023数字政府评估大会暨第二十二届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从管理保障、数据赋能、平台支撑、治理精准、服务成熟、公开透明和社会满意等七个方面定义了数字政府能力评估指标。
专家认为,数字政府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应用场景为牵引,以数据治理为关键,通过重组政府架构、再造政府流程、优化政务服务,全面提升政务运行效能,推动政府决策向科学化、精细化和化迈进的新型政府运行形态。
当前,随着大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如何以数字技术带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革新,打通流通障碍、提升供给质量,推动数据要素与其他要素相互贯通,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大课题。
以ChatGPT、Bard为代表的生成式AI大模型已然风靡全球,在信息感知、内容创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难发现,AI技术正在实现从被动感知到主动创作的技术跃迁,并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各环节。
作为日常生活中与人交互最密切、最频繁的场景之一,政务服务与生成式AI大模型在信息收集、文本总结、智能交互等方面的能力高度契合。根据罗兰贝格咨询公司作出的预测,在充分应用的前提下,大模型将推动公共服务行业降低1.8%的经营成本。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说:“中国发展大模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应该是借助产业和场景的优势,将大模型与业务流程、产品功能相结合,寻求多场景应用、垂直化和产业化的落地。”
当前,我国数字化转型蓬勃发展,数字政府建设已进入深化提质阶段。在新一轮的创新赛跑中,抢滩大模型技术“风口”赋能数字政府创新变革,提升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已成为行业共识。
早在2022年6月,国务院就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2023年2月,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强化数字化能力建设,促进信息系统网络互联互通、数据按需共享、业务高效协同。
北京市发布全国首个政务服务大模型场景需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政务服务领域大模型应用探索,涉及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32个项目,涵盖智慧政务、智慧办公等14类场景;深圳市龙华区开发“龙知政”GPT大模型,对企业群众的办事诉求进行语义和上下文的理解,有效解决智能客服“不解人意”“答非所问”……
除此之外,上海、杭州等地也正积极出台有关政策,推动政务领域大模型应用落地,其中,政务热线、智能客服、城市治理、教育医疗等领域成为重点落地方向。
当前,青岛正积极探索以大模型等技术为支撑的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场景,通过新技术打通传统布局,联动新型认知,赋能传统的工作模式,反哺政务服务领域整体生态,积极运用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大模型等技术,提升智能检索、用户意图识别、多轮回话和答案精准推送能力,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在生成式AI大模型势头强劲地改变着交互模式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模型在政务服务上的应用不应止步于“智能客服”的作用,而更应该通过海量的数据资源、强大的计算能力,对城市中各类事件进行自动发现识别、智能研判分析、分类定性,实现“算力”替代“人力”。
当前,青岛已经形成了1个市级平台加10个区(市)中枢的一体化“城市云脑”体系,对城市进行全方位感知,同时基于城市云脑汇聚的各种资源,青岛建成山东省首个城市云脑通用能力服务平台(UCS)实现全市通用政务数字资源统筹管理调度,赋能一体化综合指挥、文明城市创建、城市道路保洁、易积水点管理等多个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场景。
全力打造“可感知、能指挥、自进化、会思考、有温度”的城市云脑智能化中枢,不仅需要“感知”,更需要“思考”,意味着数字化转型从信息化向智慧化的转变。
2024年伊始,由OpenAI发布的人工智能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以其“模拟现实世界”的功能引爆了全球科技界。实际上,在数字世界“克隆”物理世界的镜像模型肇始于另一个概念:“数字孪生”。两项不同的技术路径,最终却指向了相似的技术价值——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模拟,实现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的双向映射、实时连接和动态交互,从而降低试错成本。
近年来,数字孪生技术逐渐步入产业深水区,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制造、城市、文旅等多个领域,落实到数字政府的层面,通过数字技术对城市中的各类事件进行模拟,更深刻及时地刻画和理解城市状态及规律,为政府治理降低不确定性,提升整体效能。
面对日益复杂的城市生活为社会治理带来的大量城市的“长尾问题”,宏观意义上的大模型已经不足以满足瞬息万变的城市生活,亟待垂直领域的“小模型”推动低成本、高效率、有针对性地解决城市治理中的方方面面,以政务大模型开辟城市治理新路径,推动决策向精准化、智能化转变。
算力决定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和广度,而以数据为代表的信息则极大程度地影响着数字化进程的底数,数字资源越丰富准确,就能为算法提供更多的分析依据。
然而,在信息收集的手段日益丰富、范围日益广泛的同时,一个个“信息孤岛”也在形成。基于不同的业务范围,各部门依照自身职能开展信息收集,难免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对同类数据反复收集,不仅造成信息冗余,提高信息收集、存储、使用的成本,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部门单位间的数据交换,进而影响城市的数据底座。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充分发挥政务服务平台支撑作用,着力提升政务数据共享实效,持续加强新技术全流程应用等具体举措。
为此,全国各地也在积极探索以工作实体统筹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存储、共享等全生命周期运行的模式,推动相关政策制定、数据交易交换等工作。成立大数据发展管理部门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工程。
然而,由于公共数据的隐私性、重要性和收集难度,同级部门间仍存在着不想打通、不敢打通等问题。而在垂直领域,特别是落实到基层工作中,则存在着因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数据信息终端建设程度不一致,无法有效接收和利用相关数据等问题。
建设数字政府不是简单的数字技术的堆砌,而应当建立与其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从政务服务流程、数据开放规范等方面建立更加明晰的权责分配,破除部门间的“信息孤岛”,推动行政体制向扁平化、网络化转变,进而实现数据要素优化配置。2024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强化“一网通办”、加快建设“无证明城市”等内容,都有赖于部门间的信息流动和对话。
供给端的优化成果,最终要反映到应用端。人民群众在与政府部门交往过程中的满意度、获得感是衡量数字政府建设成果的“显示器”。
因此,数字政务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突破口和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举例来说,从发展历程来看,“互联网+政务服务”经历了实体政务服务大厅和网上政务服务大厅两个阶段。当前,实体大厅向网上政务服务大厅拓展和延伸已成为“互联网+”时代政府管理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能够解决业务流程优化、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这些影响行政效能的根本性问题。
在简化办事流程之外,数字政府还可基于供给侧数据的打通和公开信息,扩大跨区域、容缺办理等办事模式覆盖范围,持续构建集成式的交互窗口,推动实现一个入口、全量服务,增强服务的主动性,提升企业群众办事的获得感、幸福感。
乘“数”而上,加“数”前行。以数字政府建设为支点,持续探索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机制、方法、路径,数字化转型的新成效一定会惠及千家万户、千行百业。